乳糜泻

Submitted by admin on Thu, 04/08/2021 - 22:50
术语名称
乳糜泻
术语解释
麦胶性肠病又称乳糜泻、非热带性脂肪泻,在北美、北欧、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,国内很少见。男女之比为1∶1.3~2.0,女性多于男性,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儿童与青年,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病率在增高。
本病与进食麦粉关系密切,大量研究已证实麦胶可能是本病的致病因素,并认为发病原因是遗传、免疫和麦胶饮食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本病患者对含麦胶(俗称面筋)的麦粉食物异常敏感,大麦、小麦、黑麦、燕麦中的麦胶可被乙醇分解为麦胶蛋白(即麦素gliadin),其可能为本病的致病因素。正常人小肠黏膜细胞内有多肽分解酶,可将其分解为更小分子的无毒物质,但在活动性乳糜泻病人,肠黏膜细胞酶活性不足,不能将其分解而致病。
临床表现
1.腹泻、腹痛
80%~97%的病人有腹泻。典型者呈脂肪泻,粪便色淡、量多、油脂状或泡沫样,常漂浮于水面,多具恶臭。每日大便次数从数次至十余次;少数早期或轻型病例可无腹泻,甚至可有便秘。腹痛多为胀痛,常在排便前出现。腹部可有轻度压痛。有些病例有明显腹胀、恶心和呕吐。
2.体重减轻、倦怠,消瘦、乏力
主要因蛋白质、脂肪等吸收障碍,脱水、缺钾、食欲不振。严重病例可呈恶病质。
3.维生素缺乏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
钙和维生素D缺乏可致手足搐搦、感觉异常、骨质疏松、骨软化并可引起骨痛。维生素K缺乏可致出血倾向。维生素B族缺乏可致口炎、脚气病、糙皮病样色素沉着等。维生素A缺乏可致毛囊角化、角膜干燥、夜盲等。半数以上病人有贫血,并伴有凹甲。少数病人可有肌肉压痛及杵状指(趾)。
4.水肿、发热和夜尿
水肿常见,发热多因伴发感染所致。发病期夜尿量多,可有IgA肾病、不育症等。
术语分类
学术专业
知识产权
其他刊物
作者
通用
术语编号
GATC-0715-0015-00108